1
前段時間,我跟朋友小況聊天。他吐槽說:“怎么別人找工作那么容易,換我就這么難呢?”我很詫異,他不是才到一家新公司沒多久嗎,怎么又要換工作了? 一問才知道,原來,他覺得新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嚴格了,不準遲到,不準玩手機,有時晚上還得加班,這樣的工作不太適合他。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聽到他的抱怨。小況大學畢業后不到半年就換了三四份工作。剛換第一份工作時,他說自己并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,這與他理想中的工作存在很大差距。每天不是幫忙打印資料就是跑腿,完全找不到存在的意義。 沒多久,他就找到了他口中所說的那份喜歡的工作。可才過了一個月,就又聽他說辭職了。他說工作雖然是自己喜歡的,可工資太低了,不足以支撐他的生活。 于是,我建議他認真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樣的工作,然后再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。我本以為他會聽從我的建議,可我卻經常看到他在朋友圈中曬著昨天和誰出去吃大餐、今天又和誰去哪里玩的照片,壓根兒就沒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面,更沒有去提升自己。 所以這次他又和我抱怨找工作難時,我只能無奈一笑。他總能找出公司的各種不好,卻從未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還配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不會自我反思的人,往往缺乏擔當,也更難成功。 一名男子發現妻子耳朵越來越聾,經常和她說話說了好幾遍都得不到回應,男子于是去問醫生應該怎么辦。醫生說,“你可以試著多喊幾次,比如先站遠點提問,然后站近點提問,最后站到她身后提問。” 男子聽從了醫生的建議,回到家一進門就對著妻子問了一句:“親愛的,今晚吃什么?”然而,他并沒有聽到任何回應。 于是,男子往前邁了幾大步又問:“親愛的,今晚吃什么?”他依然沒有聽到回應。 男子失望地走到妻子身后,再一次問道:“親愛的,今晚吃什么?”這時他聽到妻子說:“吃魚啊!我都回答你三遍了!”他這才明白,原來不是妻子的耳朵有問題,而是自己的耳朵有問題。 其實很多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總是像故事中的男子一樣,第一反應都是一定是別人的責任,所以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決。如果能觀心自省,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,而不是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,或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。 能時刻檢視自己,犯錯不推諉責任,是一個人根植于內心的教養。 正如古話所云:“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”事情搞砸了、關系弄僵了,不要一味指責別人,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。即使問題不在自己身上,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。 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將不足轉化為優勢,努力提升自己,你的那些進步都會變成你為自己鋪的路。